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行业会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前沿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当筹备一场电力系统领域行业会议时,邀请合适的嘉宾便成为首要任务。
然而,从哪里寻觅与电力系统行业高度适配的嘉宾?采用何种策略能顺利打动这些电力领域专家前来参会?以怎样的流程推进,才能确保嘉宾邀约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在举办电力系统领域行业会议时的嘉宾邀约策略 。
重磅嘉宾阵容
一、院士领衔:理论奠基与技术突破
1. 李立浧院士(中国工程院)
成就:提出“透明电网”理论,推动电力人工智能系统(AI EPS)建设,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安全并网。
影响力:主导南方电网技术革新,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主题契合:解析AI如何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管理与韧性提升。
2. 舒印彪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
成就:规划“三阶段”深度低碳电力系统路径,明确2030-2060年能源转型战略。
影响力:主导全球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推动特高压技术国际标准制定。
主题契合:探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时序规划与经济性挑战。
3. 倪光南院士 & 张东晓院士
成就:倪院士推动RISC-V芯片生态,打破技术垄断;张院士构建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优化多能协同。
影响力:双院士跨界合作,从底层芯片到顶层设计重塑能源数字化基座。
主题契合: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融合的创新实践。
二、企业领袖:产业实践与模式创新
4. 孟振平(南方电网董事长)
成就:提出“数字电网”战略,打造全球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影响力:引领南网数字化转型,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可靠性智能电网。
主题契合:分享新型电力系统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验。
5. 孙福友(华为副总裁)
成就:主导电力AI预测大模型研发,提升新能源消纳精度至95%。
影响力:推动华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覆盖全球30+国家电网。
主题契合:数字化技术驱动电网安全与效率双升级。
6. 侯义明(中国电科院顾问)
成就: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路径,破解分布式能源接入难题。
影响力: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智能配电网标准。
主题契合: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网的智能化转型策略。
三、技术先锋:前沿探索与场景落地
7. 刘吉臻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室主任
成就:研发煤电灵活性制造技术,耦合储能提升调频能力。
影响力:技术应用于华北、西北电网,降低煤电碳排放强度20%。
主题契合: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优化的技术路径。
8. 汤广福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
成就:布局“深远海风电+氢能储能”技术,推动新能源占比突破60%。
影响力:主导全球首个吉瓦级光氢储一体化项目落地。
主题契合:前瞻性能源技术战略布局与商业化实践。
9. 乔永涛(河南永科智能创始人)
成就:研发纳米防潮材料与高效驱雷技术,解决电网极端环境运维痛点。
影响力:产品应用于国网、南网超10万公里输电线路。
主题契合: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在电网安全中的应用。
四、安全专家:筑牢数字能源防线
10. 席泽生(国网智研院网络安全专家)
成就: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场景安全防御体系,抵御APT攻击超千次。
影响力:技术方案护航北京冬奥、杭州亚运保电任务。
主题契合:海量异构终端接入下的网络安全智能防护。
#智慧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行动
注:嘉宾信息综合自学术机构、企业公开资料及行业峰会报道。更多议程与嘉宾动态请访问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