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沃尔芬森是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芬森私人投资有限公司的主席,多家企业和政府的顾问。此前,他曾是花旗集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1960年,沃尔芬森仅仅带了300美元从澳大利亚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求学。进入哈佛大学深造,毫无疑问的是沃尔芬森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在精英汇粹的哈佛商学院,拥有悉尼大学文学和法学两个学士学位沃尔芬森开始转向对金融学的研究。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沃尔芬森一直在是在默默无闻,但又脚踏实地地在不同国家的金融界履职。他先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投资业内任职。1967年他来到伦敦,成为亨利施罗德投资银行集团的一名高层管理人员。三年之后,他又来到纽约,成为施罗德公司纽约业务部门的主管。1976年,他跳槽到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任该公司下属的投资银行的经理。沃尔芬森在这将近20年金融从业经历中所沉淀下来的专业智慧,终于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得以施展和爆发。1980年,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勒公司陷入生存危机,所罗门兄弟公司为提供了关键性的贷款,解决了其长期资金不足问题,将其从破产的悬崖边上拯救了出来。在这一次的贷款安排中,沃尔芬森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以至于《纽约时报》在头版报道了他的出色表现。尤为重要的是,《纽约时报》的报道让他名声大噪,并引起了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沃尔芬森的这次杰作为自己最终成为世界银行行长,开启了一道门缝。1981年,他从所罗门公司辞职,自己成立了詹姆斯D沃尔芬森公司。沃尔芬森的公司在华尔街生意兴隆、经营辉煌,后来被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所收购。在这一过程中,沃尔芬森迅速地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到了80年代末,他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在百万富翁的物质基础支持下,沃尔芬森开始关注贫困,开展各种各样的慈善行为。1995年3月,克林顿提名沃尔芬森接替因病引退的李维斯·普莱斯顿,担任世界银行第九任行长。从此,沃尔芬森的人生开启了新的一页,站到了世界性金融舞台的正中央。在担任世界银行行长十年期间,沃尔芬森给这个全球最大发展机构的运作带来了巨大变化,把世界银行的重点重新放在其真正的目标上,即:战胜全球贫困,帮助世界上的贫困人口过上更好的生活。沃尔芬森始终坚持:世界不应该被分成“富国”和“穷国”;一个地区出现贫穷,就意味着到处都是贫穷。为此,沃尔芬森把消除贫困当作他任世界银行行长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他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消除世界贫困的世界银行。为了实现上述使命,在沃尔芬森的主持下,世界银行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包括反腐败、债务减免、残疾人、环境与性别等。在世界银行的官方网站上,世界银行列举了他们的老行长在这些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效:沃尔芬森任行长之初,减债问题不在世行的议事日程上,也不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今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沃尔芬森对“重债贫困国减债倡议的推动,27个国家获得了约540亿美元的债务减免。在世行之外,沃尔芬森的人生同样精彩,毫不逊色。用中国人惯用的“德、智、体、美”标准来衡量,沃尔芬森的确是一个人才,甚或接近于一个完人。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ccgtt.com/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