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数 1709,阅读大约需 9 分钟
摘要:万建民,1960年6月生,江苏泰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研究,被誉为我国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先行者之一。
一、基本信息
-
• 姓名:万建民
-
• 民族/性别:汉族 / 男
-
• 出生:1960年6月,江苏泰兴
-
• 党派:九三学社(1991年加入,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
• 最高学历:日本京都大学农学博士(1995)
-
• 职业身份:教育科研工作者、博士生导师
-
• 核心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何梁何利奖(2012)、长江学者(1999)
二、教育与海外经历
阶段
|
时间
|
院校/机构
|
专业
|
学位/职位
|
本科
|
1978–1982
|
南京农业大学
|
农学
|
学士
|
硕士
|
1982–1985
|
南京农业大学
|
遗传育种
|
硕士
|
研究
|
1991–1992
|
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
|
-
|
外国人研究员
|
博士
|
1993–1995
|
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
|
遗传学
|
博士
|
博士后
|
1995–1996
|
日本京都大学
|
-
|
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
研究员
|
1996–2000
|
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
|
作物遗传
|
研究员
|
三、职业履历
-
1. 1985–1990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 → 讲师
-
2. 2000–2003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
3. 2003–201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
-
4. 2015–今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
5. 2025–今
浙江万里学院现代农学院名誉院长
四、学术与社会职务(截至2025)
-
• 实验室/平台
-
• 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主任
-
• 岳麓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
• 学会/协会
-
• 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
-
•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
-
• 中国农学会副会长
-
• 国家专项
-
•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组长
-
• 政协/政府咨询
-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
• 农业农村部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五、科研成就
5.1 研究方向
-
• 水稻优异基因资源挖掘
-
• 籼粳杂种优势利用
-
• 分子设计育种理论与技术
-
• 抗逆(病、虫、逆境)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
5.2 标志性成果
领域
|
关键数据
|
应用/影响
|
籼粳杂种优势
|
发现不育位点17个,占国际报道50%以上
|
解决配子败育,结实率≥85%
|
广亲和恢复系
|
育成W107,协优107亩产1287 kg(2006)
|
创当时世界高产纪录
|
抗条纹叶枯病
|
鉴定1.1万份资源,筛选高抗212份;定位主效基因Stv-bi
|
10个新品种推广,根治南方粳稻病害
|
抗褐飞虱
|
克隆Bph3基因簇(Nature Biotech 2015)
|
育成9311、宁粳3号等抗虫新品系
|
基因/品种/专利
|
克隆基因36个;育成品种13个;获发明专利36项、品种权22项
|
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
5.3 代表性论文(TOP 5)
-
1. A selfish genetic element confers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rice. Science, 2018
-
2. D14-SCFD3-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D53 regulates 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Nature, 2013
-
3. A gene cluster encoding lectin receptor kinases confers broad-spectrum insect resistance.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
-
4. STV11 encodes a sulphotransferase and confers durable resistance to rice stripe viru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
5. GW5 acts in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pathway to regulat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Nature Plants, 2017
(累计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00+篇,出版专著3部)
六、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
经费
|
执行期
|
973课题:粒型决定和休眠调控
|
520万元
|
2014–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
612万元
|
2014–2022
|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
|
200万元
|
2016–2017
|
农业农村部种质资源保护专项
|
100万元/年
|
滚动支持
|
七、人才培养理念与成果
-
• 理念:
“操行—学问—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说、写、组织、循序渐进”四要素。
-
• 规模:
截至2015年培养博士46名,其中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8年团队获评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
• 做法:
-
• 让博士生全程参与课题申请
-
• 建立6万份级突变体库,用于品质基因挖掘
-
• 开设《作物遗传改良原理与方法》等本研贯通课程
八、荣誉与奖项
时间
|
荣誉/奖项
|
授予机构
|
1999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教育部
|
2006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人社部等七部委
|
2010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
国务院
|
2012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何梁何利基金会
|
2014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
国务院
|
201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
|
2022
|
第六批“九三楷模”拟表彰人选
|
九三学社中央
|
2023
|
第十二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
湖南省袁隆平基金会
|
九、人物言论精选
-
• 转基因产业:“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在顶级企业参与度,而非技术本身。”(2016)
-
• 粮食安全:“绝对够吃,但弦不能松。”(2021)
-
• 种质资源库:“新的国家库保存能力150万份,将居世界第一。”(2021)
十、人物评价
-
•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
“推动作物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学术交流……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
• 《中国科学报》:
“大学时立志为父老乡亲提供最好粮食品种,终身践行理想。”
十一、时间轴(大事记)
结语:万建民院士以“让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为初心,跨越分子遗传、种质创新、品种培育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为我国水稻育种跃居世界前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