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大校军衔。苏州大学1977级学生。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党史授课人,毛新宇的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学。2009年10月1日-10月7日,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回顾开国大典》。 长期以来,江英一直从事军战史研究,常常沉醉于与疆场战将的对话,或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徘徊、思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军事科研成果。编著或参与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全国
余戈,《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副主编,发表散文随笔、文化评论、报告文学类作品百余篇。2000年起,业余时间收藏抗战文物、研究抗战史。余戈的著作《1944:松山战役笔记》抛弃传统史学的宏大叙事,以“微观战史”的方式,展现了松山战役中日双方真实攻防一百天的全过程。在今年发生的方正县为“开拓团”立碑事件中,余戈发文评论:GDP至上,也不能不顾良知与良心,为了政绩就肆意歪曲历史,这样的发展,是当婊子立牌坊式的发展。
王树增,男,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少将军衔,国家一级作家,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010至2011年,先后在百家讲坛主讲《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同样引起轰动。在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1911再读辛亥》(六集)、《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六集)中任节目总撰稿。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罗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罗青长之子。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生于1950年。全国政协委员 、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曾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曾任驻丹麦副武官,曾应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邀请任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特邀研究员、海峡两岸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