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被誉为“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2003年出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马斯金的理论与中国改革密切相关,80年代中期出国学习的中国学生纷纷拜在他的门下,李稻葵、钱颖一、许成刚、白重恩、王一江都是他的得意门生。2007年因其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建立和发展了个体计量经济学,并因在这一领域创制的方法与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克曼教授197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他创制了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均有所应用。他在个人计量领域和中国同样有所交流。他对中国巨大人口基数下的个体经济计量十分看好。同时在大数据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赫克曼教授研究的诸多信息限制也在不断解除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政策对话倡议组织主席。曾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重要贡献使得IPCC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及主席,世界银行资深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及国际经济学协会主席。美国《名利场》杂志2015年1月号刊登了他的文章《中国世纪从2015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和现任名誉院长。历任哈佛大学企业经济学博士部主任、经济学系主任、哈佛大学艺术及科学院院长。198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90年斯宾塞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同期担任国家科技及经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另外斯宾塞还担任7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职务。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就致力于“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研究,即分析不同数量的信息代理是怎样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产生影响的。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金融学教授与研究员。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因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上的突出贡献,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希勒教授是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视为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著有《非理性繁荣》 (Irrational Exuberance) 、《动物精神》 (AnimaSpir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希腊裔塞浦路斯人,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目前就职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由于其在市场搜寻理论和宏观经济方面的突出贡献,与其他两名经济学家Peter A.Diamond、Dale T.Mortensen共享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最知名的学术成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它解释了当今社会“高失业”和“用工荒”为何矛盾冲突却又同时存在的现象。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外,他还于2005年与莫滕森共同获得了IZA劳动经济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商业周期理论之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应用、收入差别与计量经济学。长期致力于商业周期分析,其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对商业周期原因的看法,并为拓宽商业周期研究提供了基础。2004年,由于在经济政策和世界商业循环方面做出的创造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并担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高级顾问,是唯一在美联储任职的诺奖经济学家,他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和政策企业家,现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和马龙城市管理研究所(Marron nstitute of Urban Management) 所长,马龙城市管理研究所致力与公民创新推动者合作,改善城市管理,让城市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包容。他也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城市化”项目的共同创立者和主要负责人。此项目重点研究政策制定者如何通过城市的增长速度与规模,来创造经济机会和